開車的朋友一定遇過這種狀況:明明才保養完沒多久,檢查機油尺卻發現液面降了一截 —— 這時候心裡總會咯噔一下:「該不會是燒機油了吧?」但其實啊,機油本來就會消耗,「吃得多」和「燒機油」根本是兩回事! 今天就來給車主們好好說清楚,到底怎麼判斷機油消耗正不正常,以及遇到問題該怎麼處理~
一、機油為什麼會消耗?4 個「正常原因」先搞懂別以為機油只會安安分分待在發動機裡,其實它們時時刻刻都在「悄悄減少」,這是發動機的構造決定的:
活塞環刮不乾淨:活塞上下運動時,活塞環會刮掉缸壁上的機油膜,但就像擦玻璃總會留點水痕,機油也會有殘留;
高溫會「蒸發」機油:活塞表面溫度超高,殘留的機油會被氣化,直接參與燃燒;
活塞環的「泵效應」:活塞和活塞環之間有縫隙,運動時會像「油泵」一樣,把少量機油帶進燃燒室;
油氣分離不夠徹底:發動機運轉時會產生機油蒸氣,雖然有專門的裝置分離,但總有一點機油會隨著廢氣進入燃燒室。
簡單說,只要發動機在轉,機油就一定會消耗 —— 重點是「消耗多少才算正常」!
二、1000 公里耗多少機油算正常?台灣車主看這裡很多人以為「機油消耗有統一標準」,但其實各車廠的說法差很多!目前有兩個參考標準: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