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為何內線龜速車最多?」心理學家揭密:駕駛人的3大心理弱點,90%的人都中招
2025/04/22

在高速公路上,你是否經常遇到內線車道被龜速車佔據,導致後方車輛被迫減速或頻繁變換車道?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交通效率,甚至可能引發危險。為什麼明明有「內線為超車道」的規定,卻仍有這麼多駕駛人堅持慢行?心理學家分析,這背後其實隱藏著「駕駛人性弱點」,而大多數人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正在犯錯!

ADVERTISEMENT

1. 「安全感」作祟:開在內線最安心?

許多駕駛人潛意識認為,內線車道遠離大車、路況較單純,因此不自覺選擇長時間佔用。尤其對新手或缺乏信心的駕駛來說,內線彷彿是一道「保護屏障」,讓他們覺得遠離危險。然而,這種行為反而造成後方車輛被迫從右側超車,增加事故風險。

心理學解釋:人類天生傾向選擇「最安全的路徑」,而內線車道因較少大型車輛,容易讓人產生錯誤的安全感。

2. 「自我合理化」:我沒超速,憑什麼讓我?

另一種常見心態是「我又沒違規,為什麼要讓?」。部分駕駛人認為自己已經開到速限上限(如110km/h),便理直氣壯佔用內線,卻忽略「超車道」的真正意義。實際上,即使你開到最高速限,若後方有更快車輛接近,仍應主動讓道,否則反而可能被開罰單(依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》第33條)。

ADVERTISEMENT

心理學解釋:人們容易高估自己的行為合理性,並低估對他人的影響,這種「自我中心偏誤」導致龜速車駕駛不認為自己有問題。

3. 「從眾效應」:大家都這樣,所以我也跟著做

當越來越多駕駛人習慣性佔用內線,就會形成一種「大家都這樣開」的錯覺,使得更多人跟風。

尤其當車流量大時,內線車道反而成為「最擁擠」的一條,因為每個人都想避開外側的慢車或大卡車,結果導致整體車速下降。

心理學解釋:社會心理學中的「從眾效應」讓人們不自覺模仿多數人的行為,即使知道規則,仍會因群體壓力而妥協。

ADVERTISEMENT

如何改善?駕駛人該有的正確觀念

內線為「超車道」,非「快車道」:超車後應盡快回到中線,避免長期佔用。

後方有來車,主動禮讓:即使你認為自己速度夠快,也應讓更快的車輛先行。

保持車流順暢:高速公路效率取決于整體車速的穩定性,龜速車反而更容易造成壅塞。

下次開車時,不妨觀察自己是否有這些潛意識行為?改變習慣,不僅能讓交通更順暢,也能減少不必要的行車糾紛!

ADVERTISEMENT

豐田這招太狠!全新 MPV 不到 90 萬台幣落地,GL8 還能坐得住
2025/07/26
凱迪拉克寶寶巴士——Villa概念車
2025/07/26
終極越野車終于出現:路虎與鈴木的完美組合
2025/07/24
這些車掛日本標,卻不是日本造
2025/07/24
這台法國跑車 Venturi 300 Atlantique,竟承載著如此熱血的夢想
2025/07/24
機油更換大揭秘:按時間還是里程?維修店的秘密要藏不住了
2025/07/24
鈴木全新轎跑SUV!Fronx尺寸神似豐田CHR
2025/07/24
這才是頂級奢華!凱迪拉克Celestiq,優雅到讓人窒息
2025/07/24
馬自達2概念圖大曝光,這也太酷炫了吧
2025/07/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