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「國外的車鋼板厚,更安全!」——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?老一輩人買車,總喜歡用手按按車門,聽聽關門聲,仿佛這樣就能判斷一輛車是否「耐撞」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今天,我們就用中歐兩大權威安全測試數據,徹底扒一扒:到底誰的車更安全?
? 第一回合:碰撞測試標準大不同,誰更嚴格?
中國C-NCAP:被戲稱「五星批發部」?
中國的C-NCAP(中國新車評價規程)一直被網友調侃為「五星批發部」,因為很多車型都能輕松拿到五星評級。測試項目包括正面100%碰撞、側面碰撞、鞭打測試等,但相比歐洲的E-NCAP,缺少一些更嚴苛的測試,比如:
❌ 沒有64km/h小偏置碰撞(模擬現實中最致命的「對撞」事故)
❌ 沒有行人保護主動彈起引擎蓋測試
❌ AEB(自動剎車)測試速度范圍較低
所以,很多在中國拿五星的車,到了歐洲可能只有三星甚至更低!
歐洲E-NCAP:堪稱「地獄級」難度
歐洲的E-NCAP是全球最嚴苛的測試之一,不僅考察乘員保護,還特別關注行人安全和智能駕駛輔助系統。比如:
✅ 64km/h小偏置碰撞(模擬現實中對向車道的致命撞擊)
✅ 行人頭部、腿部保護測試(車頭設計不能太硬)
✅ 更嚴格的AEB測試(包括夜間、行人橫穿等復雜場景)
結果:歐洲標準更貼近真實事故場景,測試更全面!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