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吸vs渦輪誰勝出?內行人:弱者才玩渦輪
2025/10/14

自吸與渦輪到底哪個好?這問題在車圈討論多年,今天就來好好聊自吸車的優勢,以及渦輪車常被忽略的「小缺陷」。

ADVERTISEMENT

傳統自吸車要提升動力,大多得靠增加排氣量,但排氣量一上去,車輛稅金就會隨之升高——比如台灣市場,2.0L以上排氣量的車輛,每年牌照稅、燃料稅比1.8L以下車型多繳數千到上萬新台幣。于是車廠想出「捷徑」:在小排氣量引擎上加渦輪,既能壓低稅金,又能宣稱「動力媲美大排自吸」。

銷售常說「1.5T等于2.0L自吸動力」,這話其實只對了一半。低速行駛時,渦輪介入後的瞬間推力確實與2.0L自吸接近,但一旦上了高速公路,自吸車「線性輸出、動力隨叫隨到」的優勢就顯現了——渦輪車可能因高轉速下渦輪效率下降,出現動力斷層,與自吸車的「暢快加速」形成天差地別。

ADVERTISEMENT

更讓人在意的是渦輪介入時的頓挫感,不少銷售會把這種「突兀的推力變化」美化成「強烈推背感」。

但老司機都懂,真正舒服的加速是自吸車那種「油門踩多少、動力來多少」的順暢,而非渦輪遲滯後的「猛一躥」。

ADVERTISEMENT

最後也有老車友總結:「弱者玩渦輪,大神玩自吸,瘋子玩機增」。雖說有些極端,但也道出自吸車在駕駛質感上的獨特魅力——它或許沒有渦輪的「爆發力」,卻有讓人越開越上癮的線性與順暢,這也是為何至今仍有不少人執著于大排自吸車。
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來源于網路公開信息及授權素材,著作權歸屬原作者所有。本號對所有原創、轉載文章的陳述與觀點均保持中立。本文圖片整合多方媒體信息,部分圖像採用 AI 技術生成。我們僅做知識分享,希望能為您提供有價值的內容,僅供讀者學習和交流。文章、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,如有侵權,請留言聯繫更正或刪除。

ADVERTISEMENT

2026寶馬X7概念版曝光!內裝比頭等艙奢華
2025/10/14
起亞KORANDO TURISMO歷代總覽!1995-2019款一次看
2025/10/14
奧迪高管打臉雷軍!小米車用晶片是:包裝雞蛋
2025/10/14
2026款鈴木吉姆尼:經典越野的科技蛻變,你買單嗎
2025/10/14
2026款本田Pilot:家庭車的性能逆襲,實用與激情兼得
2025/10/14
豐田隱藏了!這款買菜車196匹馬力,電車都怕
2025/10/14
汽車原地怠速可以給電瓶充電嗎?老司機這次終于說清楚了
2025/10/13
JDM 車迷必收藏!六大傳奇引擎盤點
2025/10/13
2026豐田蘭德酷路澤解析:混動登場,價格估多少
2025/10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