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的車用的都是液壓輔助,有輔助泵和液壓油;現在不少車改用電子輔助,打方向時靠小馬達幫忙使力,方向盤就會變得很輕快。低速掉頭、移車入庫時不用費力,力氣小的人也能輕輕鬆鬆操作。 不過有人發現,車子跑高速時,照理說速度越快方向該越輕,實際卻反而變重,部分車款甚至會有方向盤像「黏住」的感覺,得用點力才能轉動。
有人以為是車子故障,趕緊跑4S店檢查,但其實高速時方向盤變重是正常現象! 這項以前只有高級車才有的技術,叫做「隨速輔助轉向系統」,透過車速感測器,能自動調整轉向輔助的力道。
輔助的小馬達連接著ECU(行車電腦),電腦會即時讀取車速信號。當偵測到車子進入高速、車速變快時,就會立刻下令給輔助馬達,減小輔助力道,甚至反向施加一點阻力,讓方向盤變沉。 液壓輔助的老車,有些也有這功能,只是原理不太一樣。液壓輔助靠油泵提供壓力,高速時引擎轉速高,油泵壓力本該更大,但車廠會在油路加限流閥,高速時限制油量,讓輔助變小,方向盤也就變重了。 為何要這樣設計?其實是為了提升高速行駛的穩定性。市區以50公里時速行駛,方向盤輕巧省勁,就算手一抖多打了點方向,及時修正或踩剎車就能解決;但高速上若方向盤太輕,遇到側風、路面不平就容易跑偏,得時時跟方向盤較勁,雙手緊握久了胳膊都會酸。
但要是方向盤變重,就像多了個阻尼一樣,就算路面有點小顛簸,方向盤也不會亂晃,車子能穩穩跑直線,開起來也省心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