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汽車的輪圈,多半是 5 輻式或直接用鐵製。現在樣式可謂千變萬化,5 輻能做出分叉造型,也有升級到 10 輻甚至更多的設計。
不過千萬別以為輻數越多越高級,兩者並無絕對關係。重點在于車型定位:福斯朗逸等家用車,常配 10 輻細密輪圈;而奧迪 A5、RS 系列、雅閣運動版等性能車,則愛用粗壯疏朗的 5 輻或 Y 型 5 輻輪圈。
這就引發疑問:輪圈疏密到底與什麼有關?難道密的更結實、疏的更省油?
輪圈主要由輪輞(套輪胎的圈)與輻條(連接輪輞和中心軸的桿)組成,輻條數量、形狀直接決定輪圈顏值。
多輻輪圈因輻條多且細,視覺上更精緻穩重,像給車穿商務皮鞋,超搭家用車調性,還能遮蓋剎車盤鏽跡或普通卡鉗。從幾萬到上百萬台幣的車都常用,車價越高,輪圈設計越精細。
五輻稀疏輪圈走粗獷運動路線,輻條間空隙大,能直接露出大尺寸剎車盤與彩色卡鉗,像穿運動鞋。比如改裝本田 Fit,把原廠多輻輪圈換成 Y 型五輻,瞬間從「買菜車」變身小鋼炮,視覺反差超大。
輪圈樣式首先直接影響車輛顏值,現在消費者對顏值要求高,輪圈醜的車往往不好賣,且輪圈疏密對性能也有影響。
多輻輪圈的優勢很契合家用車需求:一是強度均勻,輻條多能分散受力,過坑未減速時也不易變形;二是風阻較小,細輻條間縫隙小,可減少輪圈內空氣亂流,高速行駛時對油耗有輕微幫助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