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首部自製轎車!裕隆「Feeling 情懷」砸20億、動員300人研發,為何上市慘遭滑鐵盧?
提到台灣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,裕隆汽車永遠是繞不開的名字——這家老牌車廠不僅引進過不少經典車型,更在1980年代邁出了「台灣自主研發汽車」的重要一步,推出了台灣首台掛著本土研發標籤的轎車:裕隆「Feeling 情懷」101/102。
這款車背負著無數期待誕生,最終卻因質量問題黯然落幕,成為台灣汽車史上一段令人唏噓的記憶。
時間拉回1986年10月25日,裕隆汽車在當時的台灣車壇投下一枚「重磅炸彈」——正式發布「Feeling 情懷」系列轎車,首推車型為情懷101與情懷102,定位緊湊型家用車。
雖說車款開發過程中,主要參考了裕隆的合作夥伴日產汽車的T11 Auster/Stanza底盤技術,但裕隆對這款車的投入可謂「傾盡全力」:不僅專門打造新研發中心,還動員了300名技術人員,耗時整整5年攻關,總研發經費高達20億新台幣。
在當時的產業環境下,這樣的投入規模,足以看出裕隆想憑藉「本土研發」打響名號的決心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