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停放和每天開3公里,哪個更傷車?答案出乎意料
2025/11/01

許多車主都有個共識:買車容易,養車難!油錢、保險、保養費用已夠頭疼,偏偏不少人連最基本的「怎麼開車才算養車」都沒搞懂。

有趣的是,多數人用車都偏兩種極端:要麼出差、工作繁忙,車子長年停在車庫積灰;要麼每天只用來接送小孩、買菜代步,一天頂多跑兩三公里。

這兩種情況看似車子沒出過大事故、沒怎麼折騰,實則暗藏風險。

ADVERTISEMENT

有人說「短途行駛最傷車」,也有人篤信「長期停放就是報廢的開始」。到底哪種更傷車?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!

一、兩種常見的極端用車方式第一類是長期停放,常見于出差族、工作狂或多車家庭,車子長年停車庫,數月不動,有人還炫耀「一年跑不到 5000 公里」,實則是慢性傷車。第二類是短途代步,天天用車但每次僅跑兩三公里,比如接送小孩、買菜,車子永遠熱不透,如同「沒出汗就洗澡」,容易積勞成疾。

二、長期停放的隱性殺傷力長期停放會導致系統性老化:電瓶自然放電,半個月可能虧電、一個月就罷工;輪胎長期受壓易變形,行駛時方向盤抖動;機油沉淀造成啟動時干磨,加劇發動機磨損;燃油、剎車油惡化,橡膠件加速老化開裂。

ADVERTISEMENT

三、短途行駛的隱藏問題每天開兩三公里看似無傷,傷害卻不容小覷:發動機冷啟動後未升溫就熄火,水分、燃油混入機油導致乳化,降低潤滑效果、加劇零件磨損;三元催化器需高溫工作,短途溫度不足會積碳報廢,身邊計程車司機接送孩子僅兩公里,不到兩年就花萬元更換。此外,短途還易積碳、電瓶充電不足提前報廢,可謂「溫水煮青蛙」式隱性傷車。

四、到底哪種更傷車?

答案顛覆直覺:長期停放危害更大!短途傷害可通過保養、中長途行駛緩解,而長期停放會導致電瓶、輪胎、油液等全方位退化,幾乎無法補救。

五、科學養車建議長期停放:每周啟動怠速 10 餘分鐘,或開車跑 20-30 公里;停超一個月斷電瓶負極、給輪胎增壓。短途代步:每周安排一次 30 分鐘以上中長途行駛,讓發動機充分升溫。

ADVERTISEMENT

車子如人需規律運動,科學使用才能延長壽命、降低養車成本。

六、結語:車是用來開的,不是用來供的很多人買車時不惜重本,買回來後卻捨不得開,就怕開壞。但諷刺的是,真正讓車「英年早逝」的,從來不是多跑了幾公里,而是長期「冷落」它。

無論是長期停放,還是天天短途行駛,都不算好習慣。關鍵在于科學安排 —— 別讓車子閒置吃灰,也別讓它總做「無氧運動」。

畢竟,車本來就是用來開的,不是供在車庫里當陳列品。你平時是哪種用車狀況?長期停放還是天天短途?有沒有因為這些習慣吃過虧?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歷!

免責聲明:本號對所有原創、轉載文章陳述與觀點均保持中立,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和交流。文章、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,如有侵權,請留言聯系更正或刪除(文中圖片來自網絡,侵刪)  

ADVERTISEMENT

2026款捷豹XF旅行版亮相!后排自帶「雙人床」,配3.0T+8AT爆400馬力
2025/11/01
新胎放前面好還是后面好?內行人說出了真相,就連老司機也容易搞錯
2025/11/01
堅持燃油純駕趣!全新英菲尼迪 Q50 四圓尾燈渲染圖曝光
2025/11/01
400馬力五缸猛獸!新一代奧迪RS3,295萬起戰AMG
2025/11/01
露營族必看!JMC露營車套件28萬起打造移動家
2025/11/01
銀色經典復活!寶馬E24大圍套件改裝12萬起超吸睛
2025/11/01
紅色夢境現身工廠!Mazda RX-Vision 概念超跑竟藏轉子復活曙光
2025/11/01
德國精工改裝!RUF RXL 加長 400mm 新台幣 1800 萬值嗎
2025/11/01
歐洲神車來了!E34 M5 旅行版紐北套件款價破 200 萬
2025/11/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