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車主朋友保養愛車時,可能都會碰到一個問題:四輪定位到底多久做一次才合適?有人覺得車開得好好的,根本不用做;也有人認為定期做才能確保行車安全。
那四輪定位究竟有什麼作用?多久做一次比較恰當呢?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,希望能幫到大家。
四輪定位其實不用頻繁做,一般建議每 1-2 年或行駛 2 萬公里左右檢查一次就好。但如果發現車子跑偏、方向盤不正,或是輪胎磨損不均,那就得盡快做四輪定位了。
那四輪定位是什麼?簡單來說,就是調整車輛四個輪子的角度,讓它們行駛時保持正確的幾何位置,這樣能確保車輛直線行駛、避免輪胎偏磨,還能提升駕駛穩定性與安全性。
若四輪定位出了問題,常見表現就是車子跑偏、輪胎磨損不均、方向盤不正等。要是忽略這些問題,長時間下來不僅輪胎壽命會縮短,車輛的操控感也會變差,甚至可能增加事故風險。
那麼,究竟什麼時候需要做四輪定位呢?除了之前提到的定期檢查,只要出現上述這些異常狀況,或是經過坑洞、路緣後車況有變,就該及時安排四輪定位檢修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